登录注册技术咨询 17701205758

谨防消费券成为少数人的“盛宴”

  近期,多地采取消费券补贴方式促进消费回暖,但记者调查发现,伴随抢券热潮,一些“羊毛党”利用监管、技术漏洞,将消费券套现、交易,获取利益。(见5月14日新华网)


  这看起来是新闻,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现实中,消费券资金来源于多个部门,各主管部门分别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签订协议后,财政资金通过各部门拨给第三方,实际消费兑付资金数额从中扣除,结余资金缴回财政。这样的操作尽管可行,但由于许多并没有明确某一部门对消费券使用进行监管,难免存在技术漏洞,进而给“羊毛党”有空可钻,结果或让好端端的消费券成了少数人的“盛宴”。


  消费券被“羊毛党”盯上,进行投机牟利,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给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必须尽快对症下药,拾遗补缺,堵塞漏洞,强化监管,谨防其成为少数人的“盛宴”。


  首先,利用技术手段完善消费券发行制度设计,如可使用区块链技术监控交易过程,制定识别策略进行线上适时打标和拦截,提供信用绑定,设置营销活动和处罚流程。对套现行为实施处罚和取消合作单位资格,或不给予消费补贴资金。


  其次,各地政府及其委托的支付机构应当加强大数据分析,加强对非正常交易记录的筛查,通过技术手段尽量避免以虚假交易套取消费券的行为。同时,加强对申领消费券人员、实施消费券抵扣商家的信用监管。


  更重要的是,对于乱打消费券的注意、“对于恶意“薅羊毛”现象绝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必须坚决予以打击。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相关平台要不断升级更有效的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手段。只有让钻空子“薅羊毛”乃至违法犯罪的“羊毛党”付出相应的信用成本和法律代价,消费券才可望回归本位,实现预期,而不至于成为少数人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