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技术咨询 17701205758

贾强:聚焦转型升级 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讯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于2019年5月29日-30日召开。主题为: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贾强出席并演讲。

  关于如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贾强谈了三点看法:

  第一是要把握时势,创新模式。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否抓住时代机遇,就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水平。国图集团从三年前启动的集团化改革,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打破原有体制的藩篱,建立健康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动能,重塑事业格局。

  第二是要保持开放,合作共赢。

  对于文化企业而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修炼内功、狠补短板之外,还应该放下身段,保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向世界一流企业虚心学习,与业内优秀同仁携手并进。

  第三是要打造渠道,传递价值。

  文化传播是一个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过程,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细心和水滴石穿的耐心。

  以下为演讲实录:

  贾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滔滔孟夏,草木莽莽”,很高兴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和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学习和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产业服务于人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要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植入新发展理念,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为特点,以绿色为形态,以开放为引领,以共享为目的,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来自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有着七十年历史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前身是国际书店,曾经是事业单位,后来转成企业,可以说,其他文化企业对于体制机制变革中存在的困惑,我们都完整地经历过。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要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其实就是处理好三组关系:第一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二组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第三组就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三组关系就好比是改革过程中的“牛鼻子”,只要抓牢了、牵住了,主要矛盾就能解决了。

  关于如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主要谈三点看法。

  第一是要把握时势,创新模式。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否抓住时代机遇,就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水平。国图集团从三年前启动的集团化改革,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打破原有体制的藩篱,建立健康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动能,重塑事业格局。这条路不好走,尤其是对一个几十年的老国企来讲。但现在回望过去,时代的趋势走向是不可逆转的,改革转型的阵痛也只是暂时的,取得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推动多元化经营,我们立足文化传播事业优势,扩大纸张业务规模,拓展资产管理市场,打造了三足鼎立的主营业务格局。

  我们抓住时代特点,以自主研发和第三方合作为手段,着力开发线上文化交流与交易平台。其中数字报刊发行平台是通过和全球最大的期刊阅读平台合作,将国内期刊的数字版本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推送给全球读者,实现了包括中文在内8个语种的在线切换,彻底解决了期刊内容推送的语言障碍。我们在亚马逊网站上开的中国书店已经累计推送了80万种图书,在美国和加拿大都设有站点。最近亚马逊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对我们的北美业务产生影响,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建立自有平台的重要性。早在2017年底,我们就上线了中国文化产品跨境电商出口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口岸,为文化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便捷服务,到目前为止平台出口额已达2.8亿美元。为了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平台还引入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了海外仓。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上,我们集团参展的跨境电商平台项目也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现场指导,吸引了多家电商企业的关注。

  第二是要保持开放,合作共赢。

  对于文化企业而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修炼内功、狠补短板之外,还应该放下身段,保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向世界一流企业虚心学习,与业内优秀同仁携手并进。

  近年来,我们先后与美国亚马逊、加拿大普莱斯瑞德(PressReader)、美国约翰威利出版公司、邮政集团、安徽皖新传媒(6.070-0.02-0.33%)和瑞丽杂志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就出版物发行、期刊数字化和国际物流等多领域合作达成了共识,强强联手共同推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我们在北京启动了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研究机构合作,引入共享空间、企业定制化服务和虚拟办公的设计理念,融入电商、美食、阅读等休闲元素,通过形象整体规划,淡化物理空间的隔断感,提升园区品牌辨识度,将老旧厂房改造成文创产业孵化基地,将现代化程度高的写字楼定位为科创企业的不二之选,以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为目标,打造对外文化贸易价值平台。

  在海外,我们坚持走共建共享的文化合作之路。我们已经与包括俄罗斯、波兰和伊朗等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书馆建立了合作机制,通过开设中国图书中心,为当地读者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上个月闭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我们的“一带一路”图书馆合作项目还被国家列入了成果清单。

  第三是要打造渠道,传递价值。

  前一阵我参加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收获很大,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产生出智慧火花,论坛上很多人提出来的观点都非常新颖,尤其是关于创新文化(4.220-0.02-0.47%)交流的一些想法,很有启发性。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那么,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促进文化交融,就涉及到渠道搭建的问题了。

  文化传播是一个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过程,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细心和水滴石穿的耐心。我们用70年的时间,与全球数千家书店、文化公司和科研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每年要参加十几次国际书展,组织数十场文化交流活动,和数以万计的读者保持沟通,在世界范围内编织了一张巨大的文化传播网络。我们在海外有很多分支机构,法国凤凰书店、英国光华书店、美国长城书店,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中国文化沙龙”的职能,是海外游子们的精神家园。时至今日,这些书店每年都要举办好几十场活动,很多知名作家像严歌苓、苏童、麦家、大冰等等,都是我们的活动嘉宾。

  文化产业的概念是泛指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早已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特点和商业规则,我们作为参与者,既要遵守游戏规则,又要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在多边开放经济环境下,外向型文化企业既要守住传统优势,又要融入当地市场,本土化思维不可缺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出差特别多,他们经常满世界跑,一边盘活现有资源,一边开拓空白市场,去跟本土机构做生意,去融入当地主流渠道。近年来我们的业绩增长率都在两位数,进出口一直是行业领先,连续十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为无数出版单位和文化机构提供了产品走出去的通道和平台,实现了从渠道搭建到价值传递的精彩蜕变。

  今天在座各位都是业界翘楚,能够有机会和行业精英们近距离交流探讨,是我的荣幸。我也由衷地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各位交换看法,共同进步。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感谢大家!